×

威海出台跨境电商新政:对日韩贸易成重点

2022-09-14 15:59 admin 1035

  1月19日消息,日前,威海市出臺《山東省(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今後威海跨境電商的發展思路。

  該《方案》指出,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威海市將突出傳統外貿產業特點,對接國傢“一帶一路”戰略和韓國“歐亞計劃”,構建“一帶一路”沿線跨境電子商務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威海將會突出地緣、口岸、通關特點,對接中韓自貿區戰略,打造線上線下正品韓貨集散地,並突出經濟發達特點,對接國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戰略,建設東北亞貿易中心城市。

  據瞭解,“歐亞計劃”由韓國第18任總統樸槿惠於2013年10月首次提出,內容是構建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交通、物流網絡,強化韓國與歐亞各國的經濟合作。而一帶一路則為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傢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兩個重大倡議。從威海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明顯看出,韓國已成瞭跨境電商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在發展模式上,該《方案》明確,威海將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工廠對銷售商(M2B)模式為主,銷售商對消費者(B2C)、工廠對消費者(M2C)模式為補充。具體發展方案如下:

  第一、依托威海口岸優勢和對韓日貿易優勢,推廣數字化商業模式,建設外貿創新服務平臺,整合全產業鏈優勢資源,發展B2B模式。

  第二、依托威海市市體育休閑用品和日用生活品出口生產企業眾多優勢,促進加工制造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發展M2B模式。

  第三、發揮區位優勢,通過中韓海運郵路、海運快件等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B2C模式。

  第四、以境內外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推動加工制造企業發展集成個性化定制、工業化生產、零售化出口的M2C模式。

  以下為《山東省(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原文:

  山東省(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

  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做好山東省(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46號)、《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魯政辦發〔2015〕33號)等文件精神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在濟南等5個城市設立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魯政字〔2016〕258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國傢發展戰略和山東省對外開放總體佈局,以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和國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推動傳統貿易、互聯網、實體產業相融合,深化改革創新,優化政策環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促進新業態成長,支撐外貿優進優出、升級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發展、有序規范。突出地緣、口岸、通關、物流等優勢,推動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探索建立威海模式,打造中韓貿易中心和中韓跨境電子商務首選口岸。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進口與出口、監管與便利化等關系,加強風險防范,保障國傢安全、網絡安全、交易安全、商品質量安全,實現有序規范發展。

  2.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監管服務,合理配置公共資源,營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企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堅持綜合改革、協同發展。加強部門協同協作和相關政策銜接,推動監管與服務、線上與線下、產業與平臺的有機融合,推動“關”“稅”“匯”“檢”“商”等一體化發展,形成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監管服務模式和制度體系,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

  (三)發展定位。突出傳統外貿產業特點,對接國傢“一帶一路”戰略和韓國“歐亞計劃”,構建“一帶一路”沿線跨境電子商務網絡體系;突出地緣、口岸、通關特點,對接中韓自貿區戰略,打造線上線下正品韓貨集散地;突出經濟發達特點,對接國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戰略,建設東北亞貿易中心城市。

  二、工作任務

  (一)搭建兩大平臺。一是搭建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依托山東電子口岸“單一窗口”建設,按照青島關區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對接要求,探索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共享機制,建設集海關、稅務、外匯、檢驗檢疫、商務、交通運輸、金融、信用保險等部門信息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實現部門之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二是搭建線下綜合支撐平臺。包括載體支撐平臺和項目支撐平臺。載體支撐平臺采取“多點佈局、互補聯動”模式,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通過聚集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國際物流企業、快遞物流企業、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育基地、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提供倉儲、通關、物流、分撥、配送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優化發展環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平臺和線下園區聯動發展。項目支撐平臺是在政策落實、服務創新等方面起基礎支撐作用的重點項目平臺,主要包括外貿創新服務平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體平臺、多式聯運跨境轉口貿易樞紐平臺、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平臺、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溯源平臺等。

  (二)建立六個體系。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體系。統一信息標準規范、信息備案認證、信息管理服務,建立多位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合作機制和共享平臺,實現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電子商務企業、物流企業之間信息互聯互通,為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融合提供數據技術支撐。

  二是建立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利用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可查尋、可追溯的特點,為具有真實交易背景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提供在線支付結算、在線融資、在線保險等完備便捷、風險可控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三是建立智能物流體系。運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互聯互通的物流智能信息系統、銜接順暢的物流倉儲網絡系統、優質高效的物流運營服務系統等,實現物流供應鏈全程可驗可測可控,探索建立高品質、標準化、規范化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流程,形成佈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的跨境物流分撥配送和運營服務體系。

  四是建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綜合多方信用基礎數據,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信用數據庫和信用評價系統、信用監管系統、信用負面清單系統,記錄和積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交易平臺、物流倉儲企業及其他企業基礎數據,重點建立監管部門的信用認證體系和信用服務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實現對電子商務信用的分類監管、部門共享、有序公開。

  五是建立風險防控體系。建立風險信息采集、風險評估分析、風險預警處置、風險復查完善等機制,以流程節點風險防控為重點,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全流程的專業風險分析,有效防控綜合試驗區非真實貿易洗錢的經濟風險,數據存儲、支付交易、網絡安全的技術風險,以及產品安全、貿易摩擦、主體信用的交易風險,為政府監管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決策輔助和服務保障。

  六是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對各類平臺商品交易、物流通關、金融支付等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運用,建立健全跨境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方法,為政府監管和企業經營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三)推行“四合一”發展模式。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工廠對銷售商(M2B)模式為主,銷售商對消費者(B2C)、工廠對消費者(M2C)模式為補充。一是依托威海口岸優勢和對韓日貿易優勢,推廣數字化商業模式,建設外貿創新服務平臺,整合全產業鏈優勢資源,發展B2B模式。二是依托我市體育休閑用品和日用生活品出口生產企業眾多優勢,促進加工制造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大力發展M2B模式。三是發揮區位優勢,通過中韓海運郵路、海運快件等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B2C模式。四是以境內外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推動加工制造企業發展集成個性化定制、工業化生產、零售化出口的M2C模式。

  三、工作目標

  力爭通過3至5年的改革創新,實施跨境電子商務“5個5工程”,打造3個中心,發展集貿易、物流、電子商務企業於一體的新型數字貿易。

  (一)“5個5工程”。力爭培育50傢跨境電子商務領軍企業,建設5個市級以上跨境電子商務園區、5個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推動500傢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突破5億元。

  (二)3個中心。一是中韓跨境電子商務首選運輸中心。創新中韓跨境電子商務運輸方式,推進中韓陸海聯運、中韓海運郵路等建設,發揮對韓海運“夕發朝至”等優勢,吸引中韓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將威海作為進出口首選口岸。二是中韓跨境電子商務商品倉儲分撥中心。整合線上展銷平臺、線下展示體驗場所、保稅監管等資源,充分發揮對韓物流、倉儲等綜合服務優勢,吸引中韓商品匯集威海,並以威海為節點分別向韓國和全國各地分撥。三是中韓跨境電子商務數據中心。依托威韓購的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對韓跨境電子商務大數據交換整合和研究利用中心,為對韓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數據信息服務。

  四、工作重點

  (一)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支持威海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九日中韓創業園、中韓跨境產業園、榮成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威海服務貿易產業園、威海國際物流園、順豐電商產業園、威海頤海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園區通過提供優質綜合服務,吸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形成產業聚集區,發揮引領和示范效應。重點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規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B2B產業園,利用自有政策優勢以B2B2C模式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規模。

  (二)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建設一批產銷對接平臺、通關報檢平臺等特色平臺。基於山東電子口岸“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重點支持威韓購打造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展示、銷售、報關、報檢、退稅、物流、倉儲、金融等綜合服務;支持皇朝馬漢公司將出口日韓食品“同線同標同質”平臺逐步打造成全國知名的特色跨境電子商務B2B平臺;支持威海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開展跨境業務;支持中外運、聯亞軟件、西海岸、意加電子、威韓購、跨韓購、港通信息、榮成跨境達等綜合服務平臺與山東電子口岸“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對接,為跨境直購進口業務提供支撐。

  (三)壯大跨境電子商務隊伍。推動迪尚集團、聯橋集團等傳統外貿骨幹企業加快以B2B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漁具、傢紡、食品等以產業帶、產業集群方式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實施品牌化、規模化經營。推動傢傢悅集團在自有連鎖門店推廣復制進口商品直購體驗中心,擴大電子商務進口規模。推動外貓九九、懶貓購、全韓購、韓品在線和皇朝馬漢BBC商城等跨境電子商務自建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知名度,做大做強跨境直購進口業務。

  (四)打造中韓跨境電子商務首選運輸通道。引導中韓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利用中韓陸海聯運、中韓海運郵路等通道,大力發展中韓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重點推動盛世物流和威海港集團合作,充分利用海外倉、港口、保稅倉儲等資源,為中韓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一站式優惠服務,打造中韓商品集散地和分撥中心。

  (五)搭建線下展示和交易載體。培育壯大傢傢悅集團進口商品直購體驗中心、韓品在線、大韓傢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威海綜合保稅區(A區)進口商品展示中心、乳山華購優品展交中心、榮成進口商品體驗中心、盛世韓企中國總部基地等線下載體,打造韓品集散地。推動傳統外貿企業加強與阿裡巴巴國際站、敦煌網、大龍網等知名平臺合作,采取傳統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擴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

  (六)建立進口商品溯源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山東公司在我市建設具有公信力的進口商品第三方溯源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跨境電子商務風險監控和質量追溯系統,提高政府服務和監管水平,實現進口商品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吸引進口貿易商和境外生產制造商進駐。

  (七)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流程閉環管理體系。以海外倉和國內監管倉為主線,緊密連接國際物流運輸和境內外配送公司,建立退貨管理機制,將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與境內外消費者相銜接,實現商品流向和質量的可追溯,形成全鏈條的閉環管理體系。

  (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鼓勵企業與山東大學(威海)、威海職業學院、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威海工業技術學校等院校合作,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針對企業需求,定向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鼓勵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引進先進經驗和理念,構建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化、社會化、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威韓購搭建線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智庫,解決人才緊缺問題。

  (九)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功能。支持威海港集團、威韓購、皇朝馬漢等企業在韓國設立的海外倉,藹喜國際、石島新港、意加電子等企業在日本設立的海外倉,為我市企業提供優質、優惠服務。重點推動中海川公共海外倉與仁川·威海館和韓國知名電子商務網站合作,為我市出口企業提供現場體驗、保稅倉儲、展示交易等綜合服務,推動出口企業融入境外零售體系。

  (十)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小鎮。探索引導張村鎮打造具有特色的跨境電子商務小鎮,依托巨蟹雲產業園、九日中韓創業園區和鷹翔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孵化功能,為電子商務小微企業提供場地支持和投資對接、創業指導、政策咨詢、培訓服務、人才招聘、技術服務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優化電子商務環境,逐步吸引企業聚集。支持乳山市依托福如東海文化園,引進秀韓國企業聯合會成員入駐新韓貿易孵化平臺,打造韓國小企業聚集的電商小鎮。依托威海綜合保稅區優勢,打造集國際服務貿易、電商服務、集貨分銷平臺於一體的跨貿小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商務、海關、檢驗檢疫、口岸、財政、稅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跨境電子商務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及時研究綜合試驗區建設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點工作任務。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工作小組,專業、高效推進綜合試驗區創新發展。各區市、國傢級開發區、南海新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區域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式和具體舉措。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主動作為,形成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合力。

  (二)政策促進。研究制定跨境電子商務招商促進有關政策。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類企業擴大服務規模和服務種類,引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類企業擴大交易規模。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走出去”,針對不同語言國傢和地區開設子網站或獨立頁面,積極參與公共海外倉及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各類企業參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等。

  (三)資金保障。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用好各級扶持商貿流通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進口商品溯源平臺、產業聚集區、公共海外倉、韓企中國總部基地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載體建設。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設立跨境電子商務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投資跨境電子商務價值鏈相關產業及發展前景好的項目。

  (四)行業自律。鼓勵引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綜合服務平臺企業、非銀行支付機構、物流倉儲企業等共同籌建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發揮威海市進口商會作用,構建以商協會為核心的市場自律機制,搭建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梁紐帶,開放分享全產業鏈各環節資源和服務,及時高效開展行業分析、統計發佈和政策規則的創新研究,為國傢法律法規研究制定以及國際合作提供實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