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成都市民餘先生打算寄一箱年貨回綿陽老傢,快遞員讓他先出示身份證,作好登記,然後要求他打開包裹,仔細查看瞭一番,確認裡面沒有違禁品後,才蓋章打包。如此“繁瑣”的寄送程序雖然讓餘先生有些不習慣,但事實上,這樣的程序對於快遞安全來說必不可少。
從2016年4月1日起,四川所有寄遞企業和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運輸企業開始實行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寄送人必須出示身份證,快遞企業必須開箱驗貨、拍照、過X光機,徹底告別瞭過去的“填單、打包、走人”模式。大半年來,成都快遞企業通過寄遞物流清理整頓發現涉毒線索29條,協助公安機關破案44件,查獲毒品達27公斤。
A、案例
舊抱枕中藏毒品
神情慌張被快遞員識破
去年8月,傢住成都市成華區某小區的楊某,讓快遞員上門接件。當快遞員來到她傢接收快遞時,發現該女子神情慌張,寄的物品也很奇怪,是舊的空首飾盒和一個舊的抱枕,填寫的寄件信息也很模糊。
快遞員仔細查驗,隨後從包裹中發現瞭疑似毒品物體,於是立即報警。民警趕到現場開包檢查,在舊抱枕內發現7袋透明晶體,最終確認為冰毒,重636.7克。
通過快遞員提供的相關線索,去年底,成華警方在成都市二環路北三段將犯罪嫌疑人楊某、何某(楊某弟弟)擋獲,兩人正準備通過快遞寄出毒品。民警在二人隨身攜帶的棕色挎包內搜出冰毒一袋,並在其傢中搜出冰毒兩袋,共598.52克。
因舉報楊某有功,這名快遞員獲得瞭警方一定金額的獎勵。
B、規定
快遞100%實名
協助公安機關破案44件
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說,2015年,成都寄遞收件業務量為3.8億件,占全省總量的80%,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在寄遞物流行業迅猛發展同時,通過該渠道運送違禁物品的事件也逐年攀升。2011年,網絡販毒首次在我省出現,買賣雙方通過網上交易平臺付款,再通過快遞送貨,將毒品的線下交易隱藏在瞭無法被外人識別的包裹裡。“以前由於運轉快、物品繁雜、客戶群龐大,大部分貨物都不會開包檢查,即使包裹裡裝的和發貨單上寫的東西不一樣,也不容易檢查出來,給不法分子提供瞭可乘之機。”
省綜治辦相關負責人說,2015年年底以來,四川嚴把機場、火車站、客運站“三個關口”,落實“三個100%”,對寄遞物品的流通增加瞭多道門檻:寄運物品100%先驗視、後封箱,寄遞物流活動100%實名制,(郵)快件100%通過X光機安檢,驗視合格後,使用統一編號的“驗視、驗證”和“驗訖”章,否則運輸部門要拒收。該負責人說,從源頭上加強管控,才能讓快遞不再是違禁品流通的法外之地。
截至2016年12月,全省140傢快遞企業、9648個寄遞網點、36346名快遞員註冊使用“寄遞e通”。成都市快遞企業通過寄遞物流清理整頓發現涉毒線索29條,協助公安機關破案44件,查獲毒品達27公斤。
C、調查
不出示身份證不給寄
1月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對成都幾傢大型快遞公司進行隨機調查。在成都市內一傢快遞公司,記者提出要寄送一份快遞,快遞員要求出示本人身份證。接著,他通過手機“寄遞e通”APP,掃描瞭記者的身份證件,作好後臺登記,再現場開箱,檢查是否有違禁品並拍照上傳至監管後臺。最後,包裹經過X光機掃描合格,快遞員在包裹上加蓋瞭“驗證”章和“驗視”章。
當記者詢問“如果沒有帶身份證,可包裹急著要寄出去,能否寬限?”快遞員直接予以拒絕:“現在我們有規定,必須要身份證,不然不給寄。如果是我們把關不嚴,出瞭事是要負責的。”
不盡職責將嚴格追責
據瞭解,2016年12月5日,《四川省寄遞物流安全管理責任追究辦法》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由省政府下發的專門針對寄遞物流安全管理的責任追究辦法。《辦法》明確瞭包括郵政管理、物流企業、運輸部門在內的安全管理責任。對寄遞物流安全管理不盡職盡責的,將采取通報、約談、掛牌督辦、實施一票否決、引咎辭職、直至免職的方式進行責任追究。
此外,為瞭能夠讓快遞郵件管理追根溯源,四川研發並使用瞭“寄遞e通”APP,快遞員通過手機掃描身份證件,寄件人的實名信息等基礎信息一目瞭然,這些信息被發送至監管後臺,使監管部門和運輸企業對寄遞物品運程信息隨時掌握。寄遞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都要登記註冊,身份驗證後,才能使用APP攬件,一人一賬號,保證“誰采的信息能追溯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