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电动物流车如何真正走上行业大舞台?

2022-09-14 16:04 admin 1128

  2015年,我國快遞包裹業務完成量達到驚人的206億件,同比2014年增長48%。而今年雙十一的快遞量預計超過10億件。物流訂單的暴增意味著物流用車需求的快速增長。而穹頂之下環境問題叢生,傳統燃油車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瞭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加快推動物流車的電動化十分必要。

  純電動物流車除瞭能減輕城市污染外,還能緩解巨大的物流需求和沉重的成本壓力。據瞭解,純電動物流車每行駛100km,平均使用成本比傳統汽油車低30%以上。行駛裡程越長,成本優勢越明顯。綜合上述優勢,純電動物流車受到瞭政府和市場的青睞,國傢政策紅利不斷,包括順豐、中國郵政等各大快遞公司及天貓、京東等企業都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純電動物流車。

  而2016年至今,我國共發佈瞭五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前三批推廣目錄中都沒有新能源物流車的身影。12月2日,工信部正式公佈的第四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純電動物流車終於上榜,引來行業巨大的反響。據統計,第四批目錄共計有678款車型入選,其中包括178款純電動物流車,占比達26.25%。東風汽車表現亮眼,有40款車型入選。電動物流車逐漸步入景氣向上周期。

  電動物流車如何突破瓶頸,登上舞臺?

  雖然優點不少,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純電動物流車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比燃油物流車,純電動物流車的續航能力較弱,充電設備不完善。純電動物流車的續航裡程大都在100-200km范圍內,充電大多需要8小時以上。而且我國樁車比僅為1:10,司機充不上電的情況時有發生。電動物流車往往被認為適用於解決城市“最後一公裡”問題。但從市場的實際需求來看,電動物流車若想真正登上行業的大舞臺,與傳統物流車一爭天下,必然要實現長距離運輸。

  長距離運輸對於一般的純電動物流車的困難是什麼呢?毫無疑問,主要還是續航裡程不足和充電網絡不完善的問題,這些該如何解決呢?中國沃特瑪創新聯盟用實際行動回答瞭這些問題。

  近日,3000輛東風沃特瑪純電動物流車,陸續從十堰東風生產基地發車,途徑湖北、河南、山西,抵達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線路全長1173公裡。中國沃特瑪創新聯盟在沿路建設瞭11個充電站和31臺充電樁,讓車隊的充電需求得到切實保障。客觀上講,這是一次裡程碑式的創舉,標志著1000公裡以上的純電動物流車幹線運輸成為現實。

  據瞭解,這次路線所有車輛空載續航裡程都達到瞭180公裡,均采用快速充電、固移並舉的充電方式,利用司機中途休息的時間進行快速補電。在移動快速補電方面,配合12輛燃油補電車和35輛300度電動補電車,每個站點可服務8至10輛物流車同時充電。以一天最大行車時間16小時計算,每天至少可以滿足100輛物流車的充電需求,全面解決瞭武漢、十堰通往臨汾、呼市物流車的充電續航問題。在固定充電方面,這條超長線路主要使用瞭沃特瑪3臺300kW的交流樁和28臺快充王120kW直流樁供應充電。聯盟在全線共建設瞭11個充電站,兩站點間最長距離131.3公裡,最短距離77公裡,總投資近千萬元。

  這次千裡跨越行動的充電網絡鋪設十分細密,讓續航裡程和充電不再是物流運輸需要顧慮的問題,使物流企業對電動物流車多瞭一份信心,為物流車電動化在全國范圍內應用推廣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後補貼時代,純電動物流車如何發展?

  2016年,因為補貼政策遲遲未明朗,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的發展並不理想。新能源物流車運營經銷商步履維艱,前期投入高,維護成本大,運營收益少。12月2日第四批推薦車型目錄的發佈,才讓純電動物流車企業感受到瞭行業的一絲生機。而2017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邁入“後補貼時代”,在這種情況下,純電動物流車該如何發展?

  在後補貼時代,運營企業的發展需要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一“傳”十,十“傳”百,純電動物流車才能真正發展起來,產業才能做大,才能降低對補貼的依賴,群僧才能有粥喝。中國沃特瑪創新聯盟在這方面擁有自己獨到的創意,並取得瞭頗豐的成績。下面我們來一窺究竟,看看能否受到一些啟發。

  對於在資金註入處於弱勢的中小企業,中國沃特瑪聯盟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一方面可以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另一方面,將信用註入物流產業鏈,從而提升中小物流企業在供應鏈端的競爭能力。

  據悉,聯盟創新地提出瞭“雙價不等、計程收費、節能減堵、科學調度、移動快取、主動充維”的純電動物流車租賃模式,創造汽車運營平臺、物流企業與司機的三贏局面。

  為瞭解決物流公司用車難、雇人難、貨源少的難題,聯盟在實際運營中推出七網(司機網、貨物網、需求網、充電網、支付網、車聯網、監控網)融合,並建立信息管理、充電服務、產品創新三大服務平臺的新模式,使得貨物運輸流程數據化、透明化、可控化。七網融合的大數據平臺可以對貨物實施全程GPS跟蹤,整個運輸過程的貨物流轉清晰可見,貨主可以通過手機登陸方式查詢貨物位置。更重要的是,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監控到車輛運行情況,雲端數據獲取所有車輛電池電量、電壓、關鍵零部件狀態,及時對車輛進行主動充維、故障進行診斷、預警。這無疑是一套值得借鑒的推廣新能源物流車的新模式,具有很高的經濟與技術可行性。這種模式創新能真正高效地推廣純電動物流車,在實際操作中提升物流企業和司機對純電動物流車的好感,於無形中為純電動物流車的推廣事業添磚加瓦。

  在後補貼時代,企業發展講求長遠,重在核心技術升級和運營模式創新。“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終結,多方聯手、緊跟市場走向制定發展策略,才能實現共贏局面。純電動物流車企業在這樣的時代下,要想更好地保持領先優勢和市場話語權,合作共贏將是大趨勢。

  結語

  科技進步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十分微妙的。我們目前需要的“可持續發展”,可以通過科技進步來實現。新能源汽車備受矚目也正基於此。現階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倡導“低碳生活”,快速推廣新能源汽車並身體力行。純電動物流車的生存有賴於此,興盛亦有賴於此,隻是推廣過程中需要講求技術升級和模式創新。

  而今,廣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正在為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智能交通運輸體系,實現智慧城市的美麗願景而努力中。說不定你下次收到的快遞,就是純電動物流車送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