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物流業的政策推動年、資本推動年以及技術推動年。無論是傳統物流企業還是電商物流企業,都在加速對智慧物流的探索。今年“雙11”期間,蘇寧啟用第四代智慧物流倉庫“蘇寧雲倉”;京東站在無人科技的前沿研發無人機、無人車等技術;智能快遞櫃、人工智能算法等新興技術也成為物流企業研發的核心。傳統物流業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正在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12月27日,2016年(第二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匯聚瞭物流行業全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知名企業高管、來自行業協會的權威專傢以及關心行業走向的專業媒體。在現場的思維碰撞中,大傢共同尋找破解發展瓶頸的鑰匙,探討智慧物流的發展方向。
北京商報社總編輯李海:
智慧物流將推動行業降成本提效率
物流伴隨著電商的繁榮而興盛,但物流正在從配角變成主角,變成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進入新常態,物流被視為消費的杠桿,被視為就業的池子,被視為服務業的金磚,總之,物流業被社會寄予厚望。
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上說,互聯網+物流,既是發展新經濟,又能提升傳統經濟。這樣的表述,將物流從戰術意義提升到戰略意義。物流就是紐帶,新老經濟、虛實經濟,都要通過它互聯互通。
如同人們經常說的那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成就是巨大的,問題是不少的。對比國外的物流企業,中國物流還隻是個小夥計,不是老大哥,面臨著很多顯而易見的短板。就在上周,實業傢曹德旺在給中美制造業成本算賬時說的一句話把全國輿論引爆,他說,“中國除瞭人便宜,什麼都比美國貴”。這裡面他就提到瞭物流成本。我們姑且不說他算的賬準不準,但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中國物流成本之高是有共識的,這一點我想所有的企業傢,包括物流從業人員都是有共識的。
總理也說過,這些年,我們把物流成本從占GDP的20%降低到瞭16%,但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較高,與發達國傢相比更是有顯著差距。
物流降成本,從宏觀層面出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國傢通過制度供給和制度創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中稅費改革是最受關註的一塊,這是自上而下的;從微觀層面出發,則是我們論壇的主題——智慧物流新趨勢。技術革命,已經讓物流行業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推動的降成本完全可期。事實上它已經悄悄地發生瞭,就在我們身邊。技術伴隨著模式之變,伴隨著資本的狂潮,物流業自下而上地推動著降成本。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數據將把倉儲與消費者越來越高效地連接在一起。無人機、機器人在商用後會將智慧物流發揮到極致,但是我感覺,無人機和機器人到底將會發展成什麼樣的極致,會不會最後走火入魔,走入歧途也很難講。不管怎樣,物流業最終的目標是把成本降下來。成本降下來,對於整個國民經濟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效率提高,對於這樣的一個前景,我想不管有著怎樣的“腦洞”,都不過分。這也是智慧物流的真正的價值所在。
在智慧物流的探討過程中,發現有一系列的品牌、一系列優質的商業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媒體,我們也非常期待這些優質品牌在智慧物流上,從為社會降物流成本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
供應鏈是物流發展核心
互聯網是包容、開放、共享的一種載體。互聯網應用到物流中,首先就是要把握住互聯網思維在物流當中的應用。通過互聯網所搭建的物流平臺,是包容方方面面的;是開放的、是沒有邊界的、沒有門檻的;無論是資源還是創造的價值,都應該是共享的。通過互聯網在物流中的應用,做出一個開放的物流、包容的物流和共享的物流,而不是一種競爭。
同時,物流業在使用互聯網時,一定要把握住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高效物流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落腳點是要跨界融合,要通過以互聯網+物流這個平臺為紐帶,實現企業和企業的跨界融合。在跨界融合過程中創新企業的物流模式,這個模式就叫做“供應鏈”。
第三個方面還要把握住物聯網+物流的目標:創造價值。降成本是現階段物流要做的事情之一。通過成本來形成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
應用互聯網去發展物流時要用更長遠的眼光、更高的格局去看待。互聯網+物流有很多變化、各種各樣的著眼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互聯網+物流的本質是要創造新的模式,包容、開放、共享也好,跨界融合也好,價值創造也好,都是現有的傳統模式通過互聯網創立新的物流模式。
今年以來,物流業發生瞭很多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在追求一種新的物流模式——供應鏈。
供應鏈第一個基本特征是“整合”。物流業無法包容、共享、開放,是因物流太少、太散、太亂,所以需要整合。第二個本質特征是優化。優化資源、流程,解決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第三個本質特征是提高生產組織過程的協同性。第四個方面是智能化。第五個方面是創造價值。
供應鏈發展到今天,要做好供應鏈,應該把握住兩個方面: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是智慧化,新的裝備、技術的集成應用、創新。在供應鏈的發展過程中,技術被迫切需要。當然在創新的過程中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人才的培養,缺人才。
當前物流發展的大趨勢是以供應鏈的組織模式的發展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為兩翼,這是當前中國物流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