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大数据”技术装箱 大型快递仓库年省千万元

2022-09-14 16:10 admin 1255

  對愛網購的市民和要派送成千上萬快件的物流企業來說,快遞包裝耗材都是一件麻煩事。目前包裝用品價格猛漲,能否用最合適的箱子裝下貨品,既保護環境又節約成本呢?

  記者昨日獲悉,在今年快遞量增加、紙箱等包裝耗材價格上漲以及環保需求日益高漲的背景下,快遞行業通過大數據和大規模優化技術,研發新的打包技術,今後至少可節省5%以上的包裝耗材。

  “今年‘雙11’過後我們算瞭一下,全省快遞量達到1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6%。這些快遞的包裝箱堆起來就是一座價格不菲的‘山’。在成本迅速上漲的今天,我們感覺壓力越來越大瞭。”昨日,福州一傢快遞企業的負責人說,許多快遞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都發現,人工包裝環節存在很大的浪費。比如,倉庫內一般會有幾個固定型號的包裝箱,工人在打包的時候,經常是一個訂單的貨品隻能裝滿半個箱子,有些商品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很重,還沒裝滿箱子就破瞭,這都造成浪費。

  “現在都在說大數據,實際上我們快遞行業也在利用大數據來解決問題。”社會化物流平臺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傢胡浩源說,他們正在研發“智能打包算法技術”,通俗來講,就是利用算法優化,用最合適的箱子裝下貨品。消費者訂單生成的瞬間,系統會對商品的屬性、數量、重量、體積,甚至擺放的位置進行計算,迅速與箱子的長、寬、高和承重量匹配,計算出這個訂單的貨品需要多大的箱子,用幾個箱子來裝,商品在箱子裡面怎樣擺放最節省包裝材料。

  快遞企業人士表示,該技術目前正在測試運行,從實際結果來看,在成本上,由於每個箱子裝得更滿,空間利用更合理,且系統計算速度非常快,每個訂單的配送成本可節省0.12元,耗材費用可節省0.16元。按一個大型快遞倉庫日均10萬單來計算,一年至少可以節省1000萬元。

  利用優化和人工智能算法,倉庫較過去可以減少5%以上的包裝材料,這對環境保護意義重大。以2015年全國產生200多億件快遞測算,這個技術一年可以節省約10億個包裝箱,保護324萬棵樹木。

  快遞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利用算法隻是第一步,目標是更好地將訂單與倉庫現有包裝進行匹配,以減少箱子的使用。下一步,行業將實現包裝的定制化,根據倉庫內商品特性,結合消費者購買習慣,定制最適合倉庫使用的包裝箱,快遞包裝耗材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