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物流巨亏94亿元 闯顺丰领地抢食

2022-09-14 16:10 admin 1266

  慢慢地,大型電商都將發展的觸角伸向瞭物流。

  11月23日,在決心自建物流的9年之後,京東(JD)宣佈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的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這意味著,京東平臺上的商傢也能使用曾經僅服務於京東自營的京東快遞。

  更具開創性的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42個城市可以免費叫京東快遞上門取貨,這也意味著,三通一達的業務量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國內快遞行業的生態。

  京東物流動機為何? “此次京東物流開放也是成本導向的結果。”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對於京東物流此舉可能帶來的影響,長江證券(11.110, 0.00, 0.00%)分析師韓軼超分析稱,此次京東全面開放物流平臺,由於其產品與順豐高時效產品存在較大的交集,預計會對順豐的產品造成一定沖擊。京東物流已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瞭高品質服務形象,那麼,京東物流現在真的能夠直面與順豐、三通一達的競爭嗎?

  平臺和系統雙開放

  11月23日,京東集團宣佈正式推出“京東物流”的標識,同時,京東物流還公佈瞭全面邁向“開放化、智能化”的戰略規劃,並希望借此成為中國整個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提供商。

  據時代周報記者瞭解,此次京東物流向社會開放的部分,主要包括三大服務體系:倉配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京東快遞服務和京東物流雲服務。

  “倉配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將大大降低商傢的倉儲配送成本,這也是京東物流此次開放最具價值的部分。”京東方面介紹,倉配一體化並不是簡單從字面上理解的倉儲與配送相加,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對不同品類商品在全國地域、時間等維度進行精準的銷售預測,通過智能倉儲系統,將商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智能分貨,商品提前配送至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城市倉。再加上京東對配送路徑的不斷優化,不僅可以實現配送時效的提升,也使得“精準”這一訴求得以實現。

  京東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如是陳述京東物流開放原因:隨著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定制化和精準供給等趨勢的日益明顯,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依然呈現出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社會化物流不健全、旺季客戶體驗無法保證等新的行業痛點,大量商傢在零售業向互聯網+的轉型中遭遇到供應鏈方面的巨大挑戰。因此,京東物流決心通過向社會開放基礎設施、經驗和價值,服務中國商業社會,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商傢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把客戶體驗做到極致。

  據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物流規劃發展部負責人傅兵介紹,通過對合作商傢采用京東物流倉配一體化服務後的調查後發現:采用京東物流之後,合作商傢的庫存周轉天數平均縮短8天,發貨時效平均縮短2天,銷售額平均提升 87%,客戶滿意度平均提升113%。在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物流當天的訂單72小時內的妥投率已經超過瞭82%。

  京東的自建物流之路行至今日,已屬成功,目前已成為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後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中國規模最大、最專業以及用戶體驗最佳的物流服務提供商之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已形成瞭中小件物流網、大件物流網和冷鏈物流網的三張網佈局,擁有7個智能物流中心、254個大型倉庫、550萬平方米的倉儲設施、6780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完成瞭對全國2646個區縣的覆蓋。其中,中小件物流網已覆蓋中國大陸93%的區縣,211及次日達訂單占比已達到瞭85%,大件物流網已全面覆蓋中國大陸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冷鏈物流網則通過七地生鮮倉覆蓋全國,目前依舊在快速擴張中。

  京東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京東物流的下一步將是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京東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以雲計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23.620, -0.35, -1.46%)技術為核心,最大幅度提升京東物流的效率和體驗。

  但事實上,京東和京東物流這一路走來,並非輕而易舉。正如天風證券分析師薑明所說,回首京東壯大的這幾年,能夠明顯看到一條由封閉向開放的運行軌跡。

  1998年,京東成立,那時其實行的是所有商品自營的模式,並使用第三方物流。2007年是一個分水嶺,那一年,京東收到大量關於物流慢、包裹被偷的投訴,於是,劉強東終於痛下決心,不惜一切誓要自建物流。

  2010年10月,京東商城POP(Platform Open Plan)開放平臺系統上線,京東為平臺提供四種服務模式,服務最緊密的由京東提供倉儲、配送服務,發票也由京東開具,最松散的方式則類似天貓,賣傢僅利用京東平臺,倉儲、配送與發票都由賣傢自己完成。

  直至今年11月,京東實現平臺與物流系統的雙開放。

  對傳統快遞影響有限

  “此次京東物流開放也是成本導向的結果。”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

  雖然自從2007年劉強東決定自建物流以來,配送已成為京東購物體驗的一個重大優勢,但同時也成為瞭京東成本上的一個重擔,因為自建物流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包括投入大量資金買土地、建庫房等。除此之外,人力成本也是一大支出,劉強東曾表示,如果把倉儲和客服算上去,京東70%的員工都在從事物流業務,而快遞就占瞭50%。

  而自建物流給財報帶來的影響也是負面的。根據京東最新發佈的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京東集團的凈利潤約為2.69億元。但在美國會計準則(GAAP)統計下,京東集團當期的凈虧損超過8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51%。

  劉強東在11月回應“京東商城一直有著巨額虧損”的傳聞時表示,京東電商早已賺錢,隻是前幾年隻有投入沒有任何收益,其中就包括覆蓋全國的物流體系。今年7月,劉強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京東物流賬面虧損94億元。

  徐勇表示,自建物流的成本很高,成本決定瞭利潤,而京東上市後始終在虧損,現在雖說虧損是為瞭把市場份額做大,但久而久之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你何時才能有利潤?未來資本市場可能會對你另眼看待的。”

  “京東自建物流體系佈局有10餘年之久,其現在擁有全國電商領域最大的倉儲設施網絡,通過‘自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為電商客戶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此次京東開放物流業務,直接參與供應鏈物流領域競爭,預計致使快遞物流產業進入新一輪洗牌期。”國金證券(13.430, -0.15, -1.10%)分析師蘇寶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京東物流的開放肯定會引發快遞行業的格局變化。

  長江證券分析師韓軼超分析稱,京東此次開放物流平臺,如果價格適宜,將導致不少電商向其傾斜,尤其是在京東最擅長的同城配送領域,再加之京東旗下還有眾包物流領域龍頭“達達物流”,未來兩者不排除有加深合作的可能,預計將對同城配企業造成較大的沖擊。不過,韓軼超分析,短期內不會對於通達系產生影響,因為其主要是以阿裡的電商件為主。

  徐勇則認為,京東物流對於其他快遞公司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京東的快遞員基本上都是滿負荷,在這種情況下再去接第三方快件的話,本身處理上有問題;第二,它本身分撥設置都是按照B2C模式設置,不是按照第三方模式設置的,這樣的話,京東物流的集散中心、轉運中心都需要去改變。這個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本身京東快遞員業務量就很大,取件、分撥,再加上運輸,對它來說也是個挑戰。”

  目前,京東快遞已在42個城市開通瞭免費上門接貨,全年365天,不分節假日的全天候服務,提供多種時效產品和代收貨款、保價、自提等增值服務。

  但據時代周報記者瞭解,向全社會開放後的京東物流與傳統快遞公司相比,業務范圍仍小很多,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京東快遞並不對普通個人消費者開放,目前開放的范圍僅限於京東平臺上的商傢。

  就在12月1日晚間,京東在官網上悄然公佈瞭新的郵費標準,進一步上調瞭郵費門檻,並引入瞭續重費,將大件超重的物流成本轉移給消費者,這被認為是另一項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舉措。

  京東物流,止損之心分外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