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決議,交通運部海事局於2016年11月22日正式發文,取消國內航行海船進出港簽證,變為進出港報告。為瞭盡快將這一重大利好傳遞給廣大船員朋友,東莞海事部門連日來,積極通過智慧海事系統、現場巡航宣傳等多種方式進行政策宣貫,做好報告系統維護工作,全力做好政策銜接。
簡政放權 為港航企業“松綁”
簽證和報告雖然隻有兩字之差,但在便利性方面卻是質的飛躍。以往凡是船舶進出港口均需到海事部門申請辦理簽證手續,海事人員受理審批後船舶方可進出港。東莞轄區一年進出港海船近2萬航次,意味著船員朋友要2萬次提著沉重的船舶證書,從位置偏僻的碼頭舟車勞頓到海事部門排隊辦理簽證手續。改為報告後,隻用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報告進出港動態即可。可為港航企業節省簽證本費用、往來交通費用、聘請業務員費用等至少1000萬元。同時,海船按規定報告後,來去自由,可節省時間成本,帶更大商業利潤,經濟效益將更大。
海船免簽證 船舶航行更自由
船舶航行跟人出國旅遊一樣,到一個地點都要進行簽證,形成航行軌跡動態監管,在改革開放初期對規范船舶安全航行起到重要作用。從最開始拿著厚重的船舶證書到窗口辦理到使用手機APP進行網上申請,船舶簽證均需經過受理、審批等多個流程,既耗時又耗力。如今取消簽證變為報告後,船員隻需通過手機APP或者編輯短信向所屬海事機構報告進出港動態,無需海事人員受理審批,系統自動接收報告,大大提升瞭船舶通行效率。
東莞海事迅速動作 全力做好政策銜接工作
在積極做好這一政策宣貫和銜接的同時,東莞海事執法力量還向現場監管轉移,加強各水道的現場巡航檢查,並通過高清視頻監控系統、VTS衛星定位系統對轄區船舶航行動態進行監管,確保轄區水上交通安全,為廣大船舶提供良好的通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