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開始至今,中國的大互聯網商戶的格局似乎已經定型,各大平臺開始重視的方向已經從過去的價格戰轉向最後一公裡和O2O的佈局瞭。移動電商、社交電商時代的到來,O2O成為每一傢平臺佈局的重點。
其實筆者一直認為,O2O並不僅僅是電商,也不僅僅是物流,而是綜合的服務體驗,是線上社群經濟和線下地區經濟的雙重結合,上市一周年的京東,在2015年初就開始傾註重要戰略佈局:啟動京東到傢O2O平臺,佈局京東到傢O2O物流服務。
回首中國電商的發展歷程,首先是雜亂無章的淘寶大市場時代,低門檻的電商平臺,人們隻要有穩定的貨源就可以加入,反觀質量卻不敢恭維,劉強東就是抓住瞭這一痛點,將京東推上舞臺,自從京東開始花重金構建自己龐大物流網絡的時候,業內其實是有很多人不看好的,當時的電商體系已經初具模型,物流說上去簡單,但是在我中華大地上想要開枝散葉,依舊是一個異常龐大的問題,京東曾幾度因為物流奄奄一息。
劉強東送快遞
在當時京東的行為無異於一場豪賭,從自營產品,到自己配送,從運營團隊到配送人員,高福利待遇,完善的售後,京東仿佛給自己挖瞭一個又一個的坑,而低門檻的退換貨機制,又迫使京東推出諸如奪寶島一類的活動來“填坑”。
京東物流的多種服務
隨著京東倉配效率將進一步提高、物流體系將全面開放,平臺化發展,O2O戰略、渠道戰略將進一步深入,冷鏈服務有望單獨品牌化,同時,也有望從亞洲國傢開始,逐步開展跨境合作。此外,隨著2014年京東在大物流生態的佈局完善,伴隨其渠道下沉戰略和對農村市場的激活。
物流網絡的建成更加重要
2015年和2016年期間,京東的物流佈局真正的顯現出來,出色的民眾信賴度,隻要是京東自營的東西,購買和退換的機制自然是不必擔心,正如文章開頭所言,O2O並不僅僅是電商和物流,兒時綜合的服務體驗,隨著京東對自己門下服務的佈局,也同時帶動瞭中國其他電商平臺的服務基準,有競爭才有發展,筆者同時也期待著中國的電商產業更加的完善,用戶能夠得到更多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