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市出臺支持快遞業加快發展10項舉措,明確提出本市快遞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快遞業務量將達到13.5億件,業務收入達到17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45%,快遞業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18萬噸。同時,年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4萬個以上,全市快遞從業人員規模達到8萬人,日均服務用戶600萬人次以上。快遞業實現新能源車輛保有量3000輛左右,推廣智能快件箱等智能寄遞服務終端達到5000組以上,培育和引進全國性或區域性快遞企業總部8傢以上。
支持快遞業加快發展10項舉措主要包括:
一是落實用地保障和實施用地優惠政策,對快遞業建設項目符合法定劃撥范圍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國傢產業政策的快遞項目,用地指標予以傾斜。
二是完善快遞服務網絡,加快建設順豐、圓通、中通、韻達、京東等快遞電商企業落戶快遞專業類園區項目,將智能郵件快件箱等快遞服務設施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重點在政府機關、高校、樓宇、住宅小區等設置。
三是支持開設快遞貨運航線,積極引進大型骨幹航空公司、跨境電商企業、航空物流企業和快遞運營商,特別是具有全貨機業務能力的快遞企業,對新開加密航線、貨運代理企業等給予補貼。
四是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建立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獎勵機制。
五是保障快遞車輛通行,明確快遞車輛納入郵政專用車輛范疇管理,為快遞企業城市投遞作業提供便利。對按郵政管理部門的規范要求噴塗統一專用標識的快遞車輛,持公安交管部門核發的郵政快遞通行證,在進行快遞配送作業時,不受中心城區機動車尾號、外環線貨車限行等措施的限制。
六是推進行業綠色發展,支持快遞企業加快智能化終端、自動化分揀、機械化裝卸、綠色化運輸與包裝等技術應用。
七是推動產業協同集聚發展,推進“互聯網+”快遞工程,鼓勵快遞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優化服務網絡佈局,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八是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升級改造,加快位置服務、物聯網、安全監控、分揀配送、倉儲管理、安檢數據、從業人員數據集中管控等服務快遞發展的基礎平臺建設。
九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高等院校和中專學校開設快遞物流專業課程,建立快遞人才培訓基地試點。支持快遞企業組織從業人員參加相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人員納入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享受職業培訓補貼、職工培訓津貼、生活費補貼和實習補貼等。
十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重點支持快遞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快遞與跨境電商、先進制造、航空物流、現代金融、生物醫藥、汽車電子、現代農業等產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