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稱,為穩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B2C)監管模式過渡,經商務部有關部門同意,上述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再度延期主要是由於對進口零售跨境電商定性的問題上,各方面依然未能達成一致。
跨境電商新政這半年
今年3月底,財政部正式發文,以公平繳稅為初衷,確定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但企業經營范圍的正面清單,卻在4月7日21時左右才正式公佈。此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全行業一度面臨“熔斷式”的嚴峻考驗。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5月11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有關監管要求給予一年的過渡期,即繼續按照試點模式進行監管,對天津、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福州、平潭等10個試點城市經營的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暫不核驗通關單,暫不執行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醫療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對所有地區的直購模式也暫不執行上述商品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
這半年,全行業的發展狀況如何?
以鄭州跨境電商保稅園區為例,最直接的數據體現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上。去年參加“雙十一”的企業有近20傢,今年參加的隻有不到十傢,參加的企業中中小型企業業績比去年下降50%。原因是資金困難、融資不易。
“這是未來不明朗造成資本市場觀望的結果。”河南省進出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徐平說,倒下的有蜜淘這樣一度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企業撤資撤租的比例達到50%,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居多。
未來如何形成長期標準運營模式?
未來,政府和企業,該如何合作,以形成長期標準運營模式?
徐平說:“未來爭取的結果是,必須將進口跨境零售(B2C)模式,定性為新型國際貿易(跨境零售),而不是一般貿易。”
在她看來,新興事物出現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和印證,美國蓬勃發展瞭十年後,才開始納入管理,(中國)現在規模還太小,所以應該先試幾年。
未有定論之前,有一段時間延期,這是我們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