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B2C哭了,跨境物流笑了

2022-09-14 16:17 admin 1444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最近有兩個政策值得我們註意:


  一、國傢對於以“保稅+行郵”B2C模式運行的進口跨境電商的政策正在調整。由之前的明確鼓勵,變成瞭限制和制約。現已經證實:由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聯合主導的跨境電商新政,原則上獲得國務院批準,並將於4月初落地。最新的消息億歐網已經跟進報道。

  二、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傢郵政局、國傢標準委六大部門3月23日聯合印發瞭《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億歐網也進行瞭報道。關於跨境物流,《規劃》將構建“開放共享”的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列入七大主要任務之一,並明確提出要打造跨境物流工程。

 目前,中國的消費者要購買國外商品,無外乎三種渠道:

  1、海淘。“海淘”是指消費者直接去國外網站淘貨。優點是商品的選擇比較自由,不過海淘物流的手續較繁瑣:下單後,先由國外商傢投遞到轉運公司倉庫,再由轉運公司轉運回到國內,最終通過境內快遞收到訂貨。海淘去年達到瞭3000億的規模。其中涉及到的轉運服務催生瞭一大批轉運企業。目前規模比較大的轉運公司有:百通物流網、風雷速遞、運淘美國、支付寶海外轉運等。

  2、出國旅行購物。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居民出境遊1.2億人次,購物規模達到6840億,不少歐洲國傢都設有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專賣店。出國旅行的同胞們表示根本不差錢。

  3、就是今天要講的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提供海外商品供消費者選購,大部分以“保稅倉+行郵+國內物流”的方式清關,像是小紅書、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就這類的典型代表。也有少量跨境電商用“自建跨境物流+國內物流”的方式,比如洋碼頭。

  不得不說,跨境電商是個政策敏感度非常高的行業。據億歐網瞭解,此次政策調整內容包括取消瞭個人郵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的優惠政策;居民入境免稅限額由5000元降至2000元。一時間業內風聲鶴唳。

  2013年以後,國傢對跨境電商采取陽光式的監管方式,B2C類跨境電商在保稅倉中的商品以個人物品的方式按類型征收10%到50%的行郵稅(進口稅)。而不需按正常貿易貨物那樣征收關稅和增值稅。2014年後,我國又相繼在7個城市展開跨境進口零售業務試點。在大傢都認為跨境B2C電商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政策就這樣變瞭。導致政策轉變的因素有很多,億歐網從海關的數據瞭解到,通過對試點城市的統計,2015年1~11月份跨境電子商務B2C模式進口規模是145億元人民幣。驗放的清單總數是9598.89萬票。並且增速可觀,去年上半年交易量增速高達42%。從中可以看出這種模式的交易貨單頻次很高,而每單單價又比較低,一方面按之前行郵稅50元起征的政策,海關幾乎無稅可收。另一方面,貨單龐大的數量和爆炸性的增長趨勢又讓海關精疲力盡,清關效率下降。此外,優惠的稅收政策又導致其他貿易企業質疑法規的公平性。

  新政消息一出,跨境電商哀鳴一片,那麼跨境物流是否遭到波及呢?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本次新政是很有針對性的,那就是進口B2C模式的電商。而進口B2C在我國整體的跨境電商中占比不大。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口占瞭約85%,進口電商隻占到15%。其中,跨境進口B2C模式,又隻占到整個跨境進口不到20%。從某種程度來說,跨境物流反倒還因禍得福,原因有二:

其一,由於稅制調整,原本的保稅倉+行郵模式價格優勢將蕩然無存。一方面肯定會造成部分用戶流失,在非剛性需求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會轉向國內消費。另一方面消費者可能會回歸海外直郵和轉運的方式采購海外商品。這對於那些擁有直郵業務的物流公司和眾多的轉運公司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其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把重心重新放回B2B對保稅物流來說是利好。早在今年1月,國新辦就在政策吹風會上表示:跨境電商B2B是主體,B2C是補充。真正要走強的是B2B,這符合我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需要,也利於降低監管成本,提高清關效率。保稅倉(區)物流是典型的具有瓶頸效應的體系,海關的清關速度直接決定瞭倉(區)內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把重心放到頻次相對較低但單價高的B2B上,一方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對於保稅物流企業來說也極大的降低瞭庫存管理的難度和信息處理的成本。

  跨境電商物流快速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背後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和國內中產階級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意味著即使沒有鼓勵政策,進口B2C也死不瞭,隻是增長方式不再會呈爆炸式。第二是隨著生產社會化的延伸帶來的國際分工。資源的配置和優化超過單一的國傢層面,原本以國內企業為主的分工合作轉向國際間的協作。這就要求跨境物流企業具有覆蓋全球的物流能力,就像《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中所說:電商物流需要具有整合境內外資源和市場的能力。

  目前,國內物流巨頭紛紛打造全球物流體系:順豐於2014年7月1日成立國際電商事業部;目前順豐的直發業務已經可以覆蓋全球241個國傢,建立瞭20個全球倉網。韻達快遞在美國洛杉磯與西雅圖、德國黑森州等地開設服務中心;中通專門從事國際物流、國際包裹、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的“中通國際”於2015年3月正式上線......

  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跨境B2B電商的發展提供瞭良機,相配套的跨境物流也處在黃金時期。進口B2C模式的政策紅利結束可以讓物流企業把更多的資源配置到性價比更高的B2B業務上,對跨境物流來說,這更像是一個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