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過去,上海實現瞭創新發展、經濟轉型的艱難跨越,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海第十一次黨代會將於今年五月召開。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上海提出瞭新的希望。
習近平希望上海的同志們繼續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上有新作為,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有新作為。
為迎接上海第十一次黨代會,澎湃新聞從3月20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展現上海五年成就和爭創“新作為”的決心。
一座座港、一道道“網”,讓人流、物流、信息流在上海交匯。
從2012年至2016年,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在上海基本成型,空港、海港、信息港,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網、內河航道網……基礎設施四通八達。
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
據上海市住建委介紹,從2012年到2016年,上海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約占全市重大工程投資58%,上海基本建成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
這一體系如何構成?
上海市住建委表示,一是對接航運中心、提升樞紐能級。“十二五”期間,上海內河航道整治、浦東和虹橋國際機場改擴建、新建跑道、鐵路等對外交通設施穩步推進。
其中航道項目包括推進大蘆線二期、杭申線、黃浦江上遊段、趙傢溝東段等航道整治;機場項目方面,浦東機場T1航站樓改造和浦東機場第四跑道等基本建成,第五跑道加快建設,虹橋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全面推進;鐵路項目方面,基本建成京滬高速鐵路上海段、上海西站地下南北通道等,推進建設滬通鐵路(南通-安亭)上海段等。
二是服務城市功能,建設立體交通。 “十二五”期間,城市道路項目方面,北橫通道啟動建設,虹橋商務中心配套道路、公交樞紐等加快推進;越江通道工程,基本建成崇明至啟東長江過江通道、軍工路越江工程、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等,積極推進長江西路、周傢嘴路、龍耀路、沿江通道等越江工程建設。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環境。“十二五”期間,圍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上海重點推進一批垃圾處置、雨污水處理、綠化環保項目。其中,“一主多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佈局初步形成,老港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全面建成,松江、奉賢、崇明、閔行、嘉定等郊區垃圾末端處置項目先後開工建設;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白龍港南幹線、石洞口污水處理升級改造等污水輸送幹網和處理基地建成,為實現全市污水設施改造達標提供支撐;綠化工程方面將全面推進外環生態林帶建設。
四是加快均衡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十二五”期間,圍繞城鄉均衡發展和功能疏解要求,上海郊區新型城鎮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連接中心城和郊區的主要道路網絡。道路工程方面,基本建成S26東段、S6公路、嘉閔高架北延伸、嘉閔高架南延伸等項目,一批區區對接道路實現通車;大型居住區外配套項目共計113項,基本建成項目77項;積極推進國際旅遊度假區配套項目、崇明東灘開發、東西通道工程等建設。
軌道交通運營裡程躍居全球之首
作為上海這座特大型都市名副其實的“城市動脈”,過去五年,上海地鐵經歷瞭又一個發展和建設的高潮。
上海地鐵運營裡程已躍居世界第一。
據上海地鐵表示,從2012年到2016年,上海地鐵新建、通車瞭共計11條線路,包括9號線、13號線、12號線、11號線和16號線等線路和延伸段,裡程數增加瞭163.4公裡。
截至目前,上海地鐵已通車地鐵線路14條,磁懸浮線路1條,合計617公裡,開通投入運營地鐵站已達367座。
2017年,上海軌道交通216公裡新線建設還將進一步推進,到2020年將形成超過800公裡的地鐵網絡。
地鐵運營時間正在拉長。
從2016年12月2日起,上海地鐵1、2、8號線試點在部分時段延長運營半小時。2017年4月底,上海地鐵將在目前的基礎上,進行更大范圍的延時運營,七條線路的運營時間將有所調整。為瞭確保運營安全,地鐵運營方正在進行進一步測算與調試。
每年,上海地鐵 30多名探傷工們需要對上海地鐵全路網進行探傷,全年累計達到1000多公裡。他們與線路維修工、線路巡檢工一起,共同編織起瞭設備安全穩定運轉的保護網。
此外在上海地鐵維保車輛、供電、通號、物資和後勤專業以及運營公司,有超過1500名工人在一線作業,不僅是為地鐵延時運營做準備,更是為瞭讓列車安全平穩準點地運行在每一條線路上,保障市民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