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跨境電商而言,這是一個美麗的春天。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月17日表示,我國將從2018年1月1日起,在杭州、天津、上海、重慶等15個城市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新政,在此之前繼續執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有關部門將根據職能分工,盡快研究出臺具體實施細則,推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持續健康發展。
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產業轉型的新業態和對外開放的新窗口。自2014跨境電商元年開始,傳統零售商、海內外電商巨頭、創業公司、物流服務商、供應鏈分銷商紛紛入局,跑馬圈地。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將會是跨境電商變革的元年。
跨境電商風生水起
“我們引入瞭各國當地人經營,打造純正異國風情,可買可吃可玩,力求刷新購物體驗。”福州自貿片區一商城招商運營負責人說。
據瞭解,福州自貿片區已先後引進瞭300多傢境內外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和運營企業。由線下體驗帶動線上銷售,一個個郵包裝載著進口商品從自貿區內發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更多的當地品牌也正搭乘電商平臺,跨出國門銷往海外。
“趨勢上看,跨境電商出口的規模更值得期待。”福州市商務局電商處處長王耀飛介紹道。昔日的跨境物流瓶頸正在被逐一破解,福州依托海港,江陰港區正在打造進出口商品物流分撥基地。
福州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16年備案跨境電商商品2372種;共進口跨境電商商品146批次、貨值1.0395億元,發出訂單郵包27.1176萬單、貨值1.0139億元。
福州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的發展,是我國近幾年來跨境電商的一個縮影。近日,商務部在新聞例會上發佈跨境電商數據。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表示,跨境電商2016年交易規模快速增長,其中,B2B占跨境電商進出口七成以上。在我國占進出口貿易重要位置的跨境電商,在未來五年將成為主要外貿模式之一。
跨境電商為中小企業提供瞭巨大發展空間,各地各行業紛紛搶抓這一實現外貿轉型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機遇。新時穎服飾公司原是晉江一傢傳統的服裝外貿企業,近年來,該公司改變傳統單一的依賴貿易商出口模式,斥資500多萬元,搭建自有時尚服裝跨境電商平臺,專門從事時尚服飾的跨境網上銷售。
“過去,我們的產品出口受制於國外進口商和貿易商,現在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我們自主接單,大大提升利潤率,自有品牌也得到推廣。”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跨境電商獨有的優勢,讓泉州企業和產業資本看到希望,紛紛擇機進入。據泉州金融工作局估算,近三年來,各類進入跨境電商領域的泉州資本,總數超過100億元,且三年間進入的資本額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速。
泉州海關出口經濟分析師翁晨予認為,通過跨境電商,企業輸出自有品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很大程度上可化解要素成本的相對劣勢。而且長遠看,有利於本地品牌的國際化。
監管滯後行業亂象
正如不少人此前的猜測,跨境電商的問題果然在今年的“3·15”晚會中被曝光出來。這次曝光的跨境電商主要是深圳市有棵樹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核污染食品是卡樂比麥片。海豚跨境號稱是中國進口母嬰用品最大的供應鏈平臺,為國內眾多的電商提供貨源。
據瞭解,跨境電商商品覆蓋零食、化妝品、奢侈品、傢電等領域。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6.3萬億元,“海淘”用戶規模達4100萬人次,但投訴也隨之增長。數據顯示,跨境網購投訴占網絡消費投訴總量的11.52%,2015年這個數據為7.53%,疑似售假、物流速度、客戶服務成為主要痛點。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跨境電商的監管並無放松。3月14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傢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從未放松過對跨境電商的監管,但“壓力很大”。
2016年,質檢總局對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玩具、紙尿褲、服裝和餐廚具等消費品開展瞭專項質量抽查,共抽查1013批,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415批,不合格率為40.9%,質量安全問題較為突出。
“跨境電商目前是作為個人自用物品進行監管,主要實施檢疫,重點看有無疫情疫病、有害生物傳入的風險,並實時發佈警告提示消費者。”支樹平表示,目前對跨境電商的監管仍在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後如何監管仍在調研,如果納入貨物管理,質檢總局就要對準入、註冊、許可等方面進行全鏈條監管。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同質化的市場環境下,不少商傢打起瞭價格戰,陷入惡性循環,而部分小公司通過非正規渠道進貨,由於供應鏈過長、可控性低,極易出現不合格率高的後果。
此外,由於行業監管的滯後,一些缺乏職業操守的買手為瞭“降低”采購成本,而在跟生產商拿貨時故意采購瞭質檢不合格的商品。據瞭解,廈門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已經超過5000傢,但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而且是通過第三方平臺銷售。
政策和制度需創新
晉江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餘顯認為,跨境電商處在起步階段,存在物流阻滯、人才匱乏等困難。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與激烈的競爭形勢,跨境電商應從線上服務平臺、線下產業園區、產業服務體系等方面著手,突破困境,加快跨境電商發展步伐。
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圍繞跨境電商出臺的政策還比較碎片化,沒有形成貫通式的制度創新。政府一邊試點一邊探索,在政策和制度創新方面還十分有限,導致很多企業仍在觀望。
“推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政府的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福建江夏學院經貿學院副教授劉艷山表示,政府要把跨境電商涉及到的若幹不同部門整合起來,來把控整個生態鏈,使跨境電商的出入更為暢快。
據瞭解,國傢明年將實施的跨境電商進口監管新政,將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總體穩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在此基礎上,通過強化電商企業主體責任等,進一步優化完善監管措施,做好質量安全風險防控。建立風險應急處理機制,對出現較大質量安全風險的進口商品,進一步采取措施嚴格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