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聯網消息,意大利歐聯通訊社3月27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跨境電商在激烈的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中,品牌建設越顯重要,跨境電商品牌建設,一方面要重視經營產品的品牌,另一方面要更加註重企業自身品牌創建,重點是堅持誠信經營,做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形象。
資料圖:市民在杭州首傢跨境貿易O2O體驗中心裡掃碼購物。
評論摘編如下:
近些年,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浙江省作為全國唯一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國傢示范區,是全國最早提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省份,目前浙江省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占全國的20%,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
加速發展跨境電商對推進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首先是跨境電商發展必將提升浙江省對外開放水平。跨境電商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產物,是在世界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途徑。對企業來說,跨境電商加快企業的全球化運營進程,有利於樹立全球化的品牌,企業可以直接與全球供應商和消費者交易,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更多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紅利。
其次是有利於提升消費水平,推動浙江省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目前,中國的消費者對商品需求更加旺盛,要求有更高質量、更加安全、更多樣化。跨境電商減少瞭交易中間環節,使得海外品質較好,品種豐富的商品價格下降大量進入國內市場,既惠及國內消費者,又能以消費升級推動國內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再則,跨境電商發展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跨境電商將以多批次,小批量外貿訂單正逐漸取代傳統外貿大額交易,為促進外貿穩定和便捷化註入新的動力。另方面,跨境電商是“互聯網+外貿”的具體體現,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物流等關聯技術提升,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將延生許多新的經濟鏈,催生出系列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推動浙江省產業轉型升級。
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問題。跨境電商雖然近年來發展迅速,且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前景美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制約著發展。
一是稅收體系問題。目前跨境電商一般都為小額外貿,經常利用樣品、廣告品,或者利用個人郵政免稅政策來實現避稅。這對各國海關收入必然造成影響。此外,跨境電商主要以快件投送為主,賣傢無法提供報關單,也就無法享受到退稅政策。隨著跨境電商規模日益壯大,海量的小批量物品如何界定其屬性,成為稅務部門的一大難題,不解決好,也將影響跨境電商健康發展。
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目前跨境電商大都為小額外貿,一般不能承受商檢所產生的費用,所以經常不做商檢,加之個人郵寄政策比較寬松,一般沒有嚴格的檢疫檢驗進出口環節,這樣,一些進出口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一旦發生假冒偽劣侵權商品,消費者很難通過國際訴訟獲得賠償。
三是物流時間與成本問題。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密切相關,由於目前中國跨境物流體系不完善,所以貨物配送周期較長。同時,跨境電商物流路程遠時間長,容易造成物件破損甚至丟失,加上主要依賴航空運輸,導致物流成本偏高。
四是支付安全問題,雖然跨境電商結算支付方式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但在信息傳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系統故障造成支付信息丟失,電子支付的安全性,相當多消費者還是不很放心。
上述這些問題存在,表明跨境電商服務體系不完善,直接影響到信用和安全。相關調查顯示,有能力網絡購物而不願網購的消費者中,有80%的是出於對電商的信用及安全的擔憂。
我們不妨從幾個出發點來推動跨境電商的加速發展。
一、要盡快制定與國際接軌的“遊戲規則”,規范操作行為。政府應盡快制定、完善跨境電商相關的法規、政策,加強對跨境電商誠信經營的監管,各監管部門之間應實行信息互通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健全跨境電商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售後服務制度,落實企業承擔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加大打擊跨境電商中的各種違法侵權行為,要特別重視保護知識產權。要更好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不僅要發揮好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作用,更要註重行業自律,制定行業規則,規范經營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二、要培育規模企業,增強資本實力。據測算,跨境電商的效率大賣傢是一般中小電商的5-10倍。中小微跨境電商很難取得突破性發展。所以,提倡通過兼並或自願聯合方式重組,培育規模跨境電商企業,增強資本實力,是實現加快發展的一條可選之路。
三、加強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提高跨境電商業務水平。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跨境電商業務比較國內電商業務,無論是網上交流洽談,還是物流輸送,結算支付、售後服務,范圍更廣、環節更多、手續更復雜、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更高,不僅要熟練掌握一般電子商務技能,還要有相當的外語水平,要瞭解市場目標國的風俗,法律法規及金融等方面的知識。
四、完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提升綜合服務能力。跨境電商業務涉及到通關、物流、倉儲、稅收、金融等許多方面,而單個跨境電商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很難有全面能力,舉步維艱。所以,政府部門應重視建立完善跨境電商的社會服務體系。
五、註重品牌建設,樹立電商信譽。跨境電商在激烈的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中,品牌建設越顯重要,跨境電商品牌建設,一方面要重視經營產品的品牌,另方面要更加註重企業自身品牌創建,重點是堅持誠信經營,做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