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包装如何才能“绿”起来

2022-09-14 15:52 admin 826

  3月17日,由圓通、中通6傢快遞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該基金計劃投入3億元,用於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近年來,隨著網購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快遞業迅速崛起,中國成為“快遞大國”。但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過度包裝、循環利用率低等問題,有些包裝物甚至會產生大量污染,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和沉重負擔。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快遞如何“變綠”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記者瞭解到,一件快遞,一般會有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等7大類包裝。這些快遞垃圾該如何處理?綠色快遞何時才能實現?


  包裝過度

  買的東西隻有幾兩

  快遞包裝卻有幾斤


  “拆快遞真的是個體力活!”傢住長沙市珠江酈城小區的李琳這兩天收瞭3個快遞,取快遞花瞭三分鐘,拆快遞卻花瞭十多分鐘。七八層膠佈嚴嚴實實包裹著的大包裝裡面還套著一個小包裝,小包裝裡面又是防碎泡沫,再加上商品本身的包裝……“我買的東西隻有幾兩,包裝卻有幾斤重!”李琳說。


  這可謂是目前快遞業過度包裝的一個直接反映。


  在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均有店鋪的長沙安化豐雍茶葉公司,倉庫裡放著大量膠帶、包裝箱以及充氣袋。記者在現場看到,隻見專門負責打包的工作人員,先在快遞箱裡放一層泡沫紙,再用充氣袋將茶具包裹起來纏上一層膠帶,之後墊上一層泡沫紙放進箱中,接著將揉成一團的報紙塞進去填滿空隙,最後用膠帶在四周纏瞭五圈。


  “我們也是沒辦法!”對於快遞過度包裝,安化豐雍茶葉公司總經理謝孝雲說,“我們也不願意用那麼多膠佈、包那麼多層,費時費錢,但是如果不包嚴實的話,商品在運送過程中受到損壞,消費者要求換貨的話則更麻煩!”


  長期給珠江酈城居民送快遞的順豐小哥告訴記者,由於商傢怕商品運輸途中遭損,所以拼命給快遞加包裝,裹得像個“粽子”,這也加重瞭他們的運輸負擔。“本來一車可以裝50個快遞,現在隻能裝40個瞭。”


  包裝垃圾

  快遞包裝回收率低

  絕大部分變成垃圾


  2016年10月,國傢郵政局發佈《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僅包裝使用的膠帶總長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據統計,2016年中國產生瞭300億個快遞包裹。而據預測,2018年將達500億個包裹。


  “打掃小區衛生,一棟樓清理完,快遞包裝垃圾最多!”在珠江酈城小區負責衛生打掃工作的劉阿姨,每天至少要清理幾十斤快遞包裝垃圾,給她的清潔工作帶來瞭很大的負擔。


  “包裝盒太占地方瞭,而且每次網購都有盒子。所以我一般直接把包裝盒扔垃圾桶瞭。”李琳表示,自己雖然也覺得好好的盒子被扔掉有點浪費瞭,但對於她來說,留著盒子也沒啥用,還占地方。


  “各種包裝垃圾,特別是塑料袋、膠帶等被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環保人士王奇說。


  據統計,我國目前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而包括透明膠帶、空氣囊、塑料袋等在內的包裝物,則是直接被送進垃圾桶。以包裝材料為例,2016年我國快遞行業使用約120億個塑料袋、144億個包裝箱和247億米封箱膠帶,這些材料大多無法有效回收。這些包裝物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PVC),如果填埋在地下,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燒,則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危害大氣或土壤環境。


  解決之道

  推行快遞環保包裝

  建立循環利用機制


  快遞包裝產生的巨大資源浪費和污染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註。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快遞如何“變綠”引起眾多代表委員的熱議。記者瞭解到,關於“怎麼解決”,郵政部門已經在行動,而業內也有快遞公司在試水瞭。


  記者瞭解到,國傢郵政局正從三個方面著手推廣綠色包裝:健全快遞業包裝法律法規體系、修訂快遞業包裝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強化快遞業包裝日常監管,推動出臺快遞綠色包裝環保標識認定使用和管理辦法,探索將綠色包裝等環保指標納入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內容。據瞭解,目前已經形成《快遞綠色包裝應用試點工作方案》,正廣泛征求意見。


  “順豐生產瞭一批可循環利用的紙質包裝,硬度比較高,成本價4到5元,至少可循環使用5到6次。”湖南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但從試用情況來看,回收利用率並不高。


  另外,也有環保科技公司研發瞭新型快遞填充材料。“這種填充物由玉米淀粉制成,埋到土裡或花盆裡會自然分解,變成‘液體肥’。”


  更多的業內呼聲是建立循環利用機制。3月17日,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該基金由菜鳥網絡、阿裡巴巴公益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發起,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天天等6傢快遞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計劃投入3億元,用於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在推動快遞物流行業綠色轉型方面,菜鳥網絡早有行動。2016年6月,菜鳥網絡聯合全球32傢物流合作夥伴啟動“綠動計劃”,推出瞭100%可生物降解的快遞包裝袋和無膠帶環保紙箱,目前已有近50萬綠色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在長沙,菜鳥驛站讓會員將傢中的快遞包裝拿到快遞點兌換積分和優惠券,以抵消部分快遞費,從而增加快遞包裝的循環使用次數。


  記者手記

  用標準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解決快遞垃圾問題是一項巨大的系統性工程,牽涉到電商、物流快遞業以及眾多消費者,還包括包裝材料研發與回收等各方面。


  發達國傢的快遞有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看不到五花八門的快遞包裝,分類回收也十分嚴格。


  目前我國快遞包裝仍屬於“野蠻生長”時期,針對快遞、電商的包裝標準,並沒有明文規定和統一標準。因此,當務之急是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快遞綠色包裝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的出臺,明確快遞行業的運輸包裝環保標準;明確包裝中使用的各種非降解材料的數量標準等。用標準來規范和引領行業發展!


  同時,通過持續長期宣傳來引導全社會樹立“綠色快遞”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