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通快递部分网点停运:老板投了40亿 压力很大

2022-09-14 15:56 admin 931

  以“桐廬幫”為首的“通達系”快遞公司(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在2016年紛紛完成上市,一時間行業前景似乎一片大好。但桐廬首富朱寶良接手的國通快遞,日子過得似乎並不那麼舒坦。繼圓通部分站點“被倒閉”風波之後,近日,位列行業第二梯隊的國通快遞又被曝光因拖欠班車運費近億元而遭到司機圍堵。


  2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國通上海總部證實,國通北京區域確實存在拖欠班車運費的情況,但相關負責人否認拖欠資金上億元,同時還否認全國其他網點有暫停運營的情況。不過,記者電話采訪國通安徽、四川等地加盟商後卻發現,部分網點確實因加盟商個人原因和資金問題出現瞭暫停運營現象。與此同時,北京、上海一些較大的加盟商則表示網點仍正常運營。


  為業界關註的是,國通快遞前身CCES(上海希伊艾斯快遞)幾經易主,2012年被桐廬首富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接手後經營狀況方有所好轉。國通快遞2016年新任執行總裁盧紅彬在就職演講中稱,跳出“通達系”的邏輯做快遞是國通發展的長期策略,引發行業極大關註。2016年,國通確實也做出瞭一些動作,比如和海航貨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


  那麼,國通快遞目前的運營情況究竟如何?是否已經跳出“通達系”的發展邏輯?對此,國通總部方面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回應。快遞行業專傢趙小敏則向記者表示,其認為目前並沒有看到國通有明顯的差異化運營,公司能否突出重圍關鍵看下一步有沒有新的舉措。其同時指出,目前二三線快遞的洗牌已經不完全取決於自身,更多取決於第一梯隊七傢快遞公司(“通達系”4傢+順豐+ EMS+百世)的發展速度。


  回應稱“行業普遍如此”


  據界面新聞報道,2015年12月至今,國通快遞已經拖欠某第三方外包車隊公司運費近億元,期間車主們曾去上海幾次三番討要無果。與此同時,目前已有浙江上虞、江蘇鹽城、溧陽、安徽馬鞍山、河南三門峽、四川廣安前鋒、南充蓬安分部、安徽合肥肥東、河南安陽等多個網點暫停營運。


  資料顯示,國通快遞的企業主體名為上海紅樓快遞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主體名則為國通快遞。據國通官方網站介紹,公司全網從業人員約50000人,全國各地設有分撥中心40多傢。幹線班車運營線路500多條,全網運營車輛數萬輛。公司服務項目有國際快遞、國內快遞、物流配送和倉儲等,提供國內當日達、次晨達、次日達、隔日達等服務。同時,開展瞭運費到付、電子商務配送、簽單返回等增值業務。客戶群體遍及電子商務、制造業、高科技IT產業、零售業等多個領域。


  2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松江區的國通總部,就前述媒體報道內容向國通快遞方面進行求證。國通快遞一位負責人楊女士對記者表示,公司此前已在今日頭條APP上相關文章下的評論區作出瞭回應。不過,記者並未在評論區看到楊女士所指回應。


  隨後,楊女士稱,公司與車隊約定的賬期為三個月,但超過三個月還尚未支付款項的情況確實存在。不過,她同時表示,這是“行業普遍現象,大傢都這樣”。楊女士還否認瞭媒體報道中所稱的拖欠資金上億元以及數個省份網點出現暫停運營的情況,其稱“隻有北京有這種情況”,而且“是因為車隊司機把貨物集散點給圍瞭”,導致北京區域無法發貨。


  耐人尋味的是,楊女士還向記者聲稱,“已經查到瞭是誰曝的料,接下來怎麼辦還沒有決定”。


  對於班車賬期問題,趙小敏表示,快遞行業賬期延長一個季度甚至5個月都是正常的,記者采訪的業內其他加盟商對此也表示認可,但如果拖欠長達1年以上還是不太正常,不排除是資金鏈出現瞭問題。


  當記者向前述楊女士問及國通目前的資金狀況時,楊女士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回應。對於將如何解決此次事件,截至記者發稿,國通方面尚未正面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查詢獲知,上海紅樓快遞集團有限公司在去年9月21日[(2016)滬0117執04002號]與11月7日[(2016)滬0117執06679號]兩次被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原因分別為:未“償付墊付款1854.4475萬元及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和未“執行付款”。


  跳出“通達系”邏輯?


  為外界關註的是,國通快遞前身CCES幾經易主,直到被桐廬首富朱寶良接手後經營狀況方有所好轉。國通快遞執行總裁盧紅彬在就職演講中更是語出驚人,表示跳出“通達系”的邏輯做快遞是國通發展的長期策略。


  隨後,在2016年5月底的“京交會”上,國通快遞與海航貨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國內航空業務合作、跨境國際業務開發、金融以及資本運作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緊接著公司又和京東洽談合作,力圖區別於“通達系”主要對淘系貨量的依賴,一度引起行業熱議。


  時至今日,國通快遞運作狀況究竟如何?跳出“通達系”的邏輯是否已經展開?對於這些問題,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中,楊女士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回答。不過,國通部分加盟商在記者采訪時,對於公司如何與“通達系”區別開來並沒有明顯感受。


  趙小敏向記者表示,目前並沒有看到國通有明顯的差異化運營。但相較其他快遞企業,國通背靠紅樓集團,紅樓集團的零售百貨和專業市場應該是國通獨有的競爭力。需要強調的是,紅樓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蘭州民百(600738,SH),應該是國通快遞進行資源整合的最佳平臺。


  “如果國通單獨去做快遞,不依靠母公司的上市資源等其他助力,目前的市場格局已經很難突破瞭。”趙小敏認為,國通要想跳出“通達系”的運作邏輯,關鍵是要跳出固有思路,拿母公司的優勢去發力百貨零售業、社區商業等。此外,紅樓集團旗下還有酒店和旅遊公司及地產、絲綢等資產。國通需要做的是把這些產業串聯起來,根據行業特點開發不同的產品,用不同的運營模式提供(物流)解決方案,走差異化和專業化的快遞之路。


  “老板投瞭40個億下去瞭”


  “通達系”的上市,百世、優速、全峰的接連融


在終端網點還是企業層面,“老板投瞭40個億下去瞭,你可想老板的壓力”。


  趙小敏則認為,二三線快遞的洗牌已經不能完全取決於自身,而更多在於前七傢快遞公司的發展速度,尤其是已經上市的5傢快遞公司,因為他們掌握的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雖然不至於形成價格同盟,但依然可以主導價格戰。也正因如此,二三線快遞公司的生存之道,依舊在於差異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