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年后爆仓凸显管理紊乱

2022-09-14 15:57 admin 958

  年後,許多網友反映快遞比年前更慢瞭,同城快遞幾天都到不瞭,一些快遞公司甚至讓自己去物流倉找件。有網友爆料北京圓通某站點積壓幾萬件快遞,電話也打不通,疑似倒閉;類似的情況在上海也有出現。圓通客服回應稱,因為春節期間壓貨多,所以有很多網點人手不夠導致派件延期。許多快遞員轉行去做外賣,導致沒人送貨。國傢郵政局回應節後快遞“爆倉”:要求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迅速行動盡快摸清情況。(據2月16日《北京青年報》)

  快遞爆倉並不奇怪,一般在“雙十一”期間,由於包裹猛增,快遞公司人手有限,導致無法順暢送到客戶手裡,會提前聘請臨時工應對緩解。在平時,快遞服務都相對正常,很少見到爆倉情況發生,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快遞網點出事瞭。此次年後各地集中出現快遞爆倉現象,且涉及到多個快遞公司的基層網點,則凸顯快遞行業管理長期存在的各種問題,在這個特定時期爆發瞭。

  從網友和媒體報道的情況看,快遞爆倉是多種因素疊加所致,諸如春節期間壓貨、加盟商虧損關門、節後返工不足、招工困難、快遞員跳槽等。應該說,這些因素都是現實存在的,跟快遞行業的用人機制、管理制度等息息相關,需要把脈問診,找到妥善解決方法,才能有效改善問題,真正解決快遞爆倉的根源。

  這些年來,隨著電商網購的快速增長,也推動瞭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呈現持續多年的高速擴張態勢,並逐步形成幾大巨頭對峙的市場格局,快遞員也成為網友最常見的服務人員。不過,在快遞公司做大做強之際,快遞員辛苦勞累,收入增長卻有限,福利待遇普遍不高,缺乏足夠的保障,導致人員流動性非常大。而在外賣行業發展起來後,部分快遞員跳槽去做外賣,工作相對輕松,收入也較高,亦對快遞業形成“擠壓效應”。

  而且,近些年來快遞數量猛增,快遞公司的運營成本在上升,可受到惡性低價競爭的壓力,快遞費卻多年未變,部分快遞網點甚至虧損搶訂單,亦難以提高快遞員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最為關鍵的是,此次爆倉的快遞網點,均為加盟網點,快遞公司對其掌控力有限,無法統一管理,加之考核任務重,部分加盟網點經營虧損後,不堪重負就選擇關門,造成客戶的快遞包裹無法投出。

  由此可見,快遞行業在發展多年後,已經進入新的階段,企業不能再靠簡單的低價攬件、低成本用人、粗放管理等競爭模式瞭,需要升級換代,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比如加大自動化設備投入、配置物流車輛提升運力、擴大自助快遞櫃覆蓋率、提高快遞員收入、以自營網點為主體等,逐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方能在快遞行業的嬗變下存活。